你是哪種「腹」爸爸?你也有大肚腩困擾嗎?

你是哪種「腹」爸爸?你也有大肚腩困擾嗎?

父(腹)親(輕)節快樂❤️你家爸爸有大肚腩或鮪魚肚、啤酒肚問題嗎?
其實每種腹型背後原因不同,像是久坐、壓力大、飲食不均或缺乏運動,都可能造成脂肪囤積在腹部。 快來認識「3大肚型」,找出對應的瘦身對策,讓爸爸擺脫肚腩煩惱,輕鬆過節也更健康!

鮪魚肚

鮪魚肚

🔎 特徵:肥肥軟軟、全身偏胖

🧾 成因:愛吃大魚大肉、無肉不歡、蔬果攝取少、忙碌沒時間運動

✅ 建議改善方式:

每天至少攝取 2~3個拳頭量的蔬菜,幫助增加飽足感、促進代謝

水果約 2個拳頭量,避免一次吃太多高糖水果

蛋白質選擇低脂肉類(如雞胸肉、魚、豆腐等),攝取量約 1.5~2個手掌大

從日常開始養成規律運動習慣。

啤酒肚

啤酒肚

🔎 特徵:全身不一定胖,肚子圓滾滾

🧾 成因:常喝酒、愛吃重口味或加工食品、或是精製糖攝取過多。

✅ 建議改善方式:

控制飲酒頻率與份量,選擇低酒精濃度、少糖飲品

飲料改選無糖、少喝手搖飲、啤酒

避免重鹹、重甜料理,改吃天然原型食物

壓力肚

壓力肚

🔎 特徵:肚子腰間,贅肉肥胖

🧾 成因:壓力賀爾蒙刺激食慾上升,使脂肪堆積、暴飲暴食、經常便祕脹氣。

✅ 建議改善方式:

維持規律作息:每天固定時間睡覺與起床,有助穩定荷爾蒙分泌,減少脂肪囤積。

適度運動:如快走、瑜珈、伸展運動,不只幫助燃脂,也能調節壓力賀爾蒙(皮質醇),改善情緒與睡眠品質。

營養補充要到位:攝取含有鈣、鎂、色胺酸的天然食物,有助神經穩定與放鬆。

腰圍也是健康的重要指標

腰圍

測量腰圍不僅能簡單判斷腹部脂肪堆積的程度,更是反映體內內臟脂肪多寡的重要指標。內臟脂肪過多,會包裹在腹腔內重要器官周圍,容易引發一連串健康問題,包括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壓及代謝症候群等,是現代人不得不重視的隱形殺手。

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,定期用皮尺量量腰圍,是掌握自己健康狀況的簡單又有效方法。這個簡單的動作能提醒我們:肚子大不只是「胖」,更可能是身體正在發出警訊。

根據衛生署及多國衛生機構的建議標準,男生腰圍達到或超過90公分(約35吋),或女生腰圍達到或超過80公分(約31.5吋),就被定義為「腹部肥胖」。腹部肥胖者,相較於一般脂肪堆積於皮下,內臟脂肪積累的風險更高,健康威脅也更大。

腹部肥胖容易導致身體產生慢性發炎反應,影響胰島素敏感性,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。除此之外,還會提高心肌梗塞、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。更重要的是,這些風險往往在外觀尚未完全顯現前就已悄悄累積,讓人防不勝防。

因此,定期測量腰圍,掌握健康數據,是我們維持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環。若發現腰圍超標,不要忽視,應該及早調整生活方式,包含飲食均衡、增加運動、控制體重,必要時也可尋求專業醫療或減重團隊的幫助。

健康無小事,趁現在量一量腰圍,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,是愛自己、愛家人的最佳表現。給自己一個健康的未來,從腰圍管理開始!

腹輕節 2招,幫爸爸遠離大肚腩:

S 20054096
❶每週固定運動
✅每週至少運動3天
✅每次運動至少30分鐘
✅心跳130左右
✅進行肌力訓練
 
❷改變飲食習慣
✅3餐定時定量
✅選擇低GI、原型食物
✅多喝水,每日1800-2000cc

父親節到了!爸爸的腰圍還好嗎?

如果你家的爸爸、有肚腩困擾、瘦身不順利、健康指數紅字,
歡迎來預約減重諮詢,我們幫他找回健康,也找回輕盈!

立即預約專人諮詢

也許你也會想看 >>